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7年第19期
编号:13086072
经乙状窦后路入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0月8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7年第19期
     1.2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治疗方法:采用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,患者仰卧位于CT床上,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,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%利多卡因麻醉后进行操作。首先根据CT扫描的结果选择穿刺角度和穿刺路线,基本按照Hartel前入穿刺法,采用长12 cm的23G穿刺针进行穿刺,一直到穿刺进入卵圆孔时出现落空感,同时患者会出现类似三叉神经痛样发作出现剧烈疼痛感,表明穿刺位置合适,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射频治疗。采用射频仪,设置起始温度为65℃,每次升温5℃,并且持续60 s,每次升温间隔为3~5 min,直至温度升到75℃。通过针刺皮肤,以测试患者的痛觉和触觉的变化,直到患者的痛觉和触觉都出现消失或迟钝的现象,表明神经受到了一定的损伤,达到了手术的治疗效果,手术结束。术后,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颅内的感染[3]。观察组治疗方法: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血管减压术治疗,患者侧卧位于手术台上,以乳突为最高点,稍稍抬高头,且头部偏向健侧,做好常规的术前消毒工作及在患者均进行气管内插管麻醉后,于侧耳发际内1 cm做一直切口,切开表皮及肌层,使颅骨暴露,开骨窗约为3 cm,骨窗暴露的区域包含横窦下缘、横窦及乙状窦连接处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34 字符